惠阳下班医生路遇男子浑身着火 一把将其拉去冲水……
“崔医生,那天要是没有您,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!”10月2日上午,惠阳三和医院手术室门外,一名年轻男子手捧一面鲜红锦旗,怀中还抱着一束用笔精心制作的纸艺花束,在人群的目光中径直走向手术室门口,只为寻找那位让他铭记于心的崔雨亮医生。
被救小伙前来医院为崔医生(右)送锦旗。
一束用笔精心制作的纸艺花束。
事情要回到9月2日傍晚6时,刚结束一天手术工作的崔雨亮骑着电动车往家赶。途经一家路边烧烤摊时,听到一阵急促的呼救声:“有人着火啦!快救命啊!”循声望去,只见烧烤摊旁的空地上,一名男子浑身燃着火焰,正痛苦地在地上翻滚,周围群众虽焦急却不知所措。
“我是三和医院的医生,别怕!”崔雨亮立刻冲上前去。他一边高声表明身份安抚伤者情绪,一边迅速展开伤情评估——伤者虽因剧痛浑身发抖,但意识清醒、呼吸平稳,暂无生命垂危风险。但当看清伤者手臂时,崔雨亮的心瞬间揪紧:手臂皮肤已大面积红肿起泡,布满深浅不一的烧伤痕迹,这是典型的二度烧伤。
“创面暴露太危险,必须马上处理!”他清楚地知道,二度烧伤的创面若接触灰尘或细菌,极易引发感染,而规范的应急处理能最大限度降低伤害。崔雨亮立刻拉着伤者到附近水龙头下,用流动冷水持续冲洗创面降温15分钟以上,这正是烧伤急救“冲脱泡盖送”原则中关键的第一步。冲洗完毕,他又指导围观群众帮忙找来干净毛巾轻轻覆盖创面,同时反复叮嘱伤者:“别碰伤口,保持冷静,马上送你去医院。”
现场处置妥当后,崔雨亮叫来车后陪同伤者赶往三和医院急诊科。得益于他及时规范的应急处理,急诊科医护人员接手后仅需进行常规冲洗上药,伤者情况很快趋于平稳。
“其实我就做了每个医生都会做的事,这是本能。”面对男子的专程致谢,崔雨亮显得有些腼腆。他坦言,自己每天在手术台见证生死,早已将“救死扶伤”刻进骨子里,没想到一个职业本能的举动,会被对方如此珍视,“这份双向的温暖,反而让我更懂得医者仁心的重量。”
没有惊天动地,只有双向奔赴。白大褂在夜色里只是多停留了半小时,却照亮了一个年轻人接下来的一生。
文图 惠报全媒体记者李芳娟 通讯员邱曼婷